用单车改变世界一点点

[不管你是否骑自行车,都一定对它不陌生,在城市里见到它,在街道上见到它,在建筑间见到它——七月米salon,讲了自行车不仅仅是自行车的故事。]

在高庶三的想法里,自行车是一个很特殊的东西,在城市里如何使用自行车,与时尚、生活方式等都有关系。

他与自行车的“感情”,可以依时间轴分为五个阶段来追溯──其实用他的话说,并不是有什么特殊的感情促成了现在的自行车事业,更多的是一种自然而然发生的过程。

2007年本科毕业,2010年城市设计专业硕士毕业,其间获得同济和柏林的双硕士项目,2008年至2009年居住在柏林。在创立WKUP之前,曾经与永久自行车合作设计了永久C,是对他来说在这个领域里重要的一段经历。

那些年骑过看过的自行车

/wp-content/uploads/community/2016/09/750x750_36a62b1eb060f4303c8378760c8c56e6.PNG

这里是一张1980年代在中国城市里常见的自行车的黑白照片。对于高庶三来说,它历史悠久。这辆自行车最早是外公骑的,塑料把手,钢闸,刹车有时候会刹不住,随着时间流逝变得锈迹斑斑。

高庶三从小生活在南京,那是一个很适合骑自行车的城市,城市规模不那么大,市内有专门的自行车道,从西边到南边骑车15至20分钟就到了,穿越整个城市也就45分钟左右。骑车让人觉得舒服、自由、方便。

/wp-content/uploads/community/2016/09/2c41be72088e1ce3ee4643e607cfda20.png

南京的北京东路,绿化非常好

那个时候人们对自行车的考量,还没有与生活方式、意识形态等联系在一起。如果要说有什么文化意味的内容,大概就算是骑行运动了,但其典型的装扮、服装样式都对人产生不了吸引力。

当时关于自行车可以表达什么样的意象(或者说精神)有几种流行的看法,比如自由、接地气、摇滚精神、性感。

/wp-content/uploads/community/2016/09/1f312dcd9314a45b69df593581368241.PNG

自由

/wp-content/uploads/community/2016/09/8babd26b9e8a0ea4aee9f48e2114b9d8.PNG

另类的性感

/wp-content/uploads/community/2016/09/2870e9bc22779782e06dbdde921ab141.PNG

摇滚精神。高庶三和一起玩乐队的同伴。“当时我们都很年轻,玩过乐队,这就是我们三个人骑在自行车上拍的照片。”

那时对自行车的理解就是这样。很自然的,生活的一部分。

2008年,高庶三来到德国,研读城市设计。观察城市,以及建筑。

/wp-content/uploads/community/2016/09/fad17fda9ec1eb15bce9f3056d10183e.png

阿姆斯特丹。一个水池边上停着一排自行车,桥上也是,有两个人坐在岸边,公寓楼房间里有个老太太。这个城市很活泼、放松、有活力。荷兰是自行车之都。

/wp-content/uploads/community/2016/09/484eac6063a166ccf7b6595bb87ea1c9.png

在一个咖啡馆,人密密麻麻,外围停着自行车。

/wp-content/uploads/community/2016/09/20aa4bafad550a9757ce55a02b819403.png

哥本哈根。一个广场上,几辆自行车随意地放在地上。这里的街头经常有类似的活动,大家一起玩、跳舞,而骑自行车的人路过可以随时停下来参与进去。

/wp-content/uploads/community/2016/09/84770faf1acf27bc086cd0ffc4f6ece4.PNG

骑自行车的女士。衣着经典,穿着高跟鞋,骑的自行车和她很搭。车型款式叫做荷兰式(butch bike),样式、颜色都与骑车的人很协调。

/wp-content/uploads/community/2016/09/006579dfbdb439d900b918d10b02dc7b.PNG

骑车的男士。穿着打扮有一些现代感。车很简洁,管型不是圆管,车把、车灯都很现代。车与人的审美喜好很搭。

/wp-content/uploads/community/2016/09/cd6a888c48a29424c85deff2b0db54dc.png

上学路上的两个学生。其中一个上衣和车都是蓝色。另一个穿的是风衣,车也与之相配。

/wp-content/uploads/community/2016/09/76ea66fbe0b96ddf01fc4eb268e83fd6.png

两个人围坐在一堆自行车当中。一辆一辆的车都代表着不同的性格。

在国外游历的这段时间里,拍了很多城市里的照片,一开始并没有特意关注自行车,后来发现自行车频繁地出现在照片里。自行车给一座城市带来活力,人们凭人力获得了更大的活动范围,城市里生活的流通范围得以扩大,人参与到城市生活的可能性变得丰富。

在关注到单个的人之后又发现,自行车对人们来说是一种配饰,衣着、打扮、审美趣味,都有相应的不同的车来与之搭配。自行车成为生活状态、服装搭配的一部分,通过这个传递出更有活力的状态。人和自行车联结紧密。

永久C

在德国,高庶三产生了做自行车的想法,当时只是一个淡淡的念头:自行车看上去似乎并不那么难,不像造火箭,所以有可能的话可以尝试一下。

后来这件事实现了。2009年,他和几名浙江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的同学,以及服装设计、照明设计等领域的伙伴,一起组成团队“乘思-crossing design project”,与永久合作设计一款新的自行车产品,也就是后来诞生的“永久C”。最初的想法就是,用经典的永久自行车样式,进行简化,重新装配。

/wp-content/uploads/community/2016/09/893f09a9230634f8032060229f5172df.PNG

/wp-content/uploads/community/2016/09/982576e35dc49da4df51c1483723ca74.PNG

当年十分理想化的提案

/wp-content/uploads/community/2016/09/e693b6abb87c22bf71534954a8f89b1f.PNG

研发过程中,设计师与一辆被涂成白色的永久自行车

2010年,第一辆永久C完成。基调复古,同时借助当时流行的小清新风格,做“复古的小清新”。

“永久”两个字用了1940年代的一个永久的标志,而“C”可以代表很多单词。“这不是一台单车”──把自行车这件事完全颠覆。

/wp-content/uploads/community/2016/09/8d5bc29356fb5c5486fef45e373445e7.PNG

第一辆永久C

/wp-content/uploads/community/2016/09/750x750_12a7f29ec53e0e12028ecb4887ae635f.PNG

以路名来给车起名,北山,对应的是杭州的北山路。

/wp-content/uploads/community/2016/09/6a2b333788826a2fbf797b8839dc2bf6.png

策划了一系列海报来呈现“这不是一台单车”的单车的面貌,从“这是中国”,到“这是自由”、“这是绿色”……最后以“这是你的轻客生活”(This is your Chic life)作为总结,想表达的是,自行车不只是简单的一个交通工具,它悠闲,有审美,是生活状态。

WKUP,改变世界一点点

与永久C的合作结束以后,2012年至2014年,高庶三专心做了几年建筑。在德国留学时他曾经接触过名为“景观都市主义”的论说,这里面包括一些大尺度的规划,首先是城市的基础设施,同时又担负城市的生态运行,将高速路、自行车道、步道等结合在一起。

快速交通并不代表品质,而是代表效率。自行车这种交通方式(的普及)则代表了城市的品质,它使人和城市发生联系,使街边的店生活起来。

专心于建筑的这段时间里,他进行了一项名为“轻城”的策划,其中包括轻建筑、轻的环境、轻办公、轻客,这几部分分别指向了景观都市、共享办公、自由的生活状态。

在一个以五角场为范本的案例里可以看到,五角场的很多交通基础设施以一种新型的方式被串联起来,原本相对封闭的公园被打通,人工排洪渠作为生态的河流存在,公共交通和地铁等是主轴,自行车是慢生活的代表,作为生产性景观的麦田、交通基础设施和自行车结合,呈现一个全方位拼接的状态。

/wp-content/uploads/community/2016/09/f9d5f79dcfe7dbcf3d4f4f3bc44bb280.png

/wp-content/uploads/community/2016/09/750x750_48db02e21e0b2fbe6b5d0b93de75c2f7.png

/wp-content/uploads/community/2016/09/750x750_9000fbc792e8dae8c3e3b20bcef40f26.png

希望“轻城-五角场”是一个很好的城市状态,它更绿化、更生态,步行和自行车是其中的重要元素。自行车符合城市的发展方向。

/wp-content/uploads/community/2016/09/1fa608f256f17c58aed1a27f505f775a.png

在德国gmp时期为上海南外滩做的规划项目。其中为自行车设计了一个重要部分,道路采用shared road理念,两边没有设置路牙子,人车混行,反而使慢速交通变得更安全和方便。

/wp-content/uploads/community/2016/09/750x750_1718305b09ecac0910ad290e028b48fa.PNG

来自丹麦著名的杨盖尔教授的一份整个黄浦江沿岸的慢行系统导则

至此,所有经历的一切似乎都是为后面发生的事在做准备。2015年,高庶三从gmp辞职,组建团队,创立了WKUP单车品牌。

“想做一个不复古的自行车。它和城市的关系很紧密,与城市有文化上的呼应。”

“我们想做出和上海,或者说,是和中国大城市呼应的自行车。”

他们比较了世界上不同国家自行车骑行方面的特点,比如在荷兰,就不需要把自行车搬上楼;在美国,自行车车胎较宽因为可以在沙滩上行进,等等。而在中国,因为柏油马路是城市道路主要的组成部分,所以自行车的车胎不需要做得很宽。

预想中的产品,是一辆介于快速与慢速之间的平衡的车。比如生活在上海这座城市的人,还是需要有一定的速度感,这是中国一线大城市的需求特点,所以在保有一定速度的同时将给予自行车更轻量、更现代化的材料。

/wp-content/uploads/community/2016/09/d527bb1a7e3df482393643adb4f02675.PNG

WKUP的第一辆车,为车篮做了很多方案,女式车架从一款法国式的mixte车架开始做,还是觉得不够现代,于是继续改。

在产品研发的过程中,越来越觉得做建筑和做自行车挺像,都是针对人体工学做的东西,而自行车更显得极致。

最后确定的是,单车所有部件用铝合金,不用钢架来做,整台车重量在10公斤左右。要让自行车被人们重新喜欢,就要让它好看。同时它的真实感体现在,可以骑得快,不止于优雅,能在其中感受到生活的动力。

2015年,WKUP发布了Fundamental系列,并于2016年5月发布了F系列的升级产品:极简、都市感,颜色干净,挺拔,追求一种速度间的平衡。

/wp-content/uploads/community/2016/09/750x750_7b4aea2a9df0bc4518b8bd501763f595.PNG

2016款F01(男款)

/wp-content/uploads/community/2016/09/750x750_4457fd13b7fbc1d358a5190cd667e728.PNG

2016款F02(女款)

/wp-content/uploads/community/2016/09/750x750_4514abd6072a9f15145c2b1a79fe1dfc.PNG

更多颜色,保持干净简洁的特点。

/wp-content/uploads/community/2016/09/750x750_00fb44e236a84f630ba5d748ca2a2ff0.png

/wp-content/uploads/community/2016/09/99d75ae236598de42031764a597a6954.png

/wp-content/uploads/community/2016/09/750x750_38a316565f1f91f85d73b6b79727d412.png

通过带有力量感的图片传达出理念。

自行车的设计都是在细节方面,他们特别讲究线条的走向、功能、观感,比如挡泥板安装精度,保证其能够严丝合缝,对车管的粗细进行了调整,另外,在自行车的人体工学上加入很多设计的元素,小到每一个螺丝的开孔大小,并且专门设计了一个适合中国城市的自行车车胎尺寸,因为既有的尺寸都是根据国外的单车产品来定的。

从做自行车开始,结合一些城市层面的推广,如城市骑行这样的文化产品,使它不仅限于一种规划。通过WKUP的品牌,把上海很好的自行车生产传统,与现代城市的内容联结在一起。

/wp-content/uploads/community/2016/09/750x750_a43158b9e03412389a9e105d00e66aed.PNG

为各个城市画的自行车标志:伦敦的自行车道特别窄,所以轮子是扁的;纽约规定必须戴安全帽,等等。用这系列标志做成了一套杯垫产品。

嘉宾讨论

本期米salon在邀请现场参与讨论的嘉宾时,要求每人挑选一张自己喜欢的有自行车的图片,并附上一句表达自己感受的话。在以下内容里,可以看到这些有意思的图片和嘉宾们各自的诠释。

丁博

艺术家、咨询师、译者

“Everybody can have a better look, if they are willing to get closer.”

/wp-content/uploads/community/2016/09/6245b774d85d198ab4562feee9e33f0b.JPG

我想今天之所以受到邀请,是因为我之前组织的一个“窜书店”的深夜骑行活动。而这是受到之前一个活动的启发:我初到爱丁堡求学时参与了Pub Crawl活动──在一天晚上的某个时间,一群人一起挨个去五到七家Pub里玩。

对于刚到一个陌生城市的人来说,这样的活动帮助我建立起对这个城市的“心理地图”。这些Pub如同地标,连接那些尚未触及的领地。同时,因为是步行,人又很多而且喝了酒,偶尔就会掉队、迷路,找回大部队的过程是离开了又重逢,无形中加深我对这个地方的亲切感。

然后就有了“窜书店”的活动,不过这次是骑行。对我来说,城市里的通勤多是目的性的,从A到B只是为了完成身体的移动。而骑行或者走路,可以打开一种“多余”的空间和时间。移动不再是封闭而去身化的,相反,人的感官是打开的,和周遭环境也多了联结的可能。我喜欢那些被忽略的、“无意义”的冗余,它们让我真正拥有一个城市。

魏远云

单芒联合创始人

“愿你出走半生,归来仍是少年”

/wp-content/uploads/community/2016/09/775914a047c84e03e5aec50425fa8364.JPG

我认为自己是一个特别浪漫的人,虽不善于分享,可独处的时候脑海里会出现很多画面构成的故事。

这张少年骑车的图片我在网上找了很久。我是南京人,而我们南京人把这种骑车的方法称为“掏螃蟹”,因为人太小,够不着车座,只能用这种方法骑车。

我对自行车最初的印象是在幼儿园时期,每到周末,妈妈会骑车带我去外婆家。从东南大学到玄武湖不足3公里,在幼小的我看来是极其遥远的旅程。我特别喜欢这种“在路上”(喜欢旅行)的感觉,去外婆家就是对旅行最初的认识。

我爱坐在妈妈身后看风景,看醉了就会打瞌睡。那个年代没有安全座椅,睡着了人会掉下去。所以妈妈一路要求我和她聊天。可有一次我还是摔在地上,所幸是冬天,衣服穿得厚。妈妈问我,2+2等于几,我说,4,她说,嗯,没摔坏脑子。这些片段至今还很有画面感。

三年级左右开始学自行车。因为性格比较像男孩,我很快就学会了。小学毕业的暑假,和小伙伴相约骑车去夫子庙吃肯德基,我依稀记得在车篮里备了水和简单的食物。这短短4公里的路程,是我人生第一次独立出行的旅程。

到了初中,每天骑车去学校。男女生之间那种懵懂情愫的表达都会把自行车当作介质,比如一个男生喜欢某个女生,会在车棚等她,如果还不认识的话会骑着车悄悄跟随。这比任何交谈都来得浪漫和丰满。

之后很多年没骑过车,包括在国外留学的时候。因为喜欢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,去年又开始骑了。

我非常喜欢“愿你出走半生,归来仍是少年”这句话,它说的是,不管在外面经历多少事,再见面的时候希望你仍保有如少年般的好奇心,而自行车就是让我保有好奇心的风火轮。

潘梅

德国gmp建筑事务所高级建筑师、项目经理

“关于一座城市的回忆”

/wp-content/uploads/community/2016/09/750x750_d7425ea653d29aff06013d2659288922.JPG

我想起一个小细节,和高庶三同事时,有一次去长春出差,他早上就在机场买了几本财经杂志看。不管是做永久C的设计,还是轻城的策划,他一直在自行车的主线上,又不时有跨界。

我很认同WKUP的定义,我选的图片是我自己的自行车的一张照片。之前我一直在德国上学、工作,这是一辆荷兰车,车上的Logo是自行车店的名称,Altona是汉堡一个区,对我来说在这个区有很多回忆,我在德国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度过。它的历史也很有趣,汉堡是德国第二大城市,基本已经覆盖到德国最北,Altona位于靠近边缘的地方。虽然紧邻陆地部分,这个区在历史上是属于丹麦的,它的区域发展非常多元,很有活力。

2013年回国时我把这台车带了回来,它是那10年的见证。

在德国每天都会用到自行车,而在上海使用率却非常低。上海的城市尺度非常大,而像在阿姆斯特丹、哥本哈根,之所以自行车能成为主要出行方式,中小型的城市规模是重要因素之一。另外,中国的大城市里没有专门的自行车道,不管是快车道还是人行道都不适合自行车,在这一点,上海不是对自行车很友好。慢行的规划也许会对此有改善。

高庶三

上海的自行车道局部还是很完善的,比如在大杨浦,在市中心的确有很多路对自行车禁行。自行车不会成为城市通勤的主力,它适合一部分人,比如活动范围大致在3公里至8公里。另外,人们有休闲的需求,这是繁忙的生活中所需要的。

张宁

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、德国珮帕施城市发展咨询中国区负责人

“简单”

/wp-content/uploads/community/2016/09/750x750_c8a3a7f0206ea5d470a1d5bbfc4d8b7b.jpg

图片里那台车是老马(马得)送我的。我很同意高庶三说的“简单”。对于自行车骑行能使城市降低碳排放的说法我是持保留态度的。在欧洲很多国家,哪怕是在自行车日益普及的过程中,城市人口人均能耗与碳排放也并没有降低。想从一个下层级的环节解决系统性问题是很困难的,所以,骑行好看、拉风,这种体验很诚实。

我想说的“简单”,一是出发点简单,包括自行车令人享受的场景和体验。二是,我们也不应该把这简单的体验神化,自行车对于我们具有特别的记忆,而对更年轻的人,可能他们也有很多新的途径经历城市,比如:汽车、轮滑等等。所以我宁可自行车作为多元途径中一个平等的对象看待,让大家可以多一种体验的途径。

就像上面这张照片显示的,上海现在的问题是自行车某种程度上与日常生活脱离。为什么呢?一是城市尺度,上海是典型的东亚巨型城市,巨大城市尺度对于自行车通勤是一个挑战。

另外,在1990年代之前上海有百分之七十的街区是功能混合型,也就是说由于功能混合大部分人工作与生活距离是比较近的。但到10年前的数据已经颠倒过来了,大部分居住地和工作地分离,而且距离相当远。同时市中心具有混合功能区域的居住成本非常高。所以,这个大背景决定了自行车与绝大部分人日常生活不紧密的状态。只能是休闲运动的工具。

就我看来,骑行对于上海日常生活的意义,可能会更多在于解决公共交通与目的地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,这种场景可能比较现实。此外,我更喜欢高庶三的折叠车与车篮,有一种从功能性出发的美感。

马得

当代艺术家

“材料和文化”

/wp-content/uploads/community/2016/09/1dd09231ff8b596788224d777d0cf6bd.png

对于自行车我是一个发烧友,我想就自行车的材料和文化简单谈几句。

首先,自行车可以作为一种生物能转换机械能的成熟工具,它的转换效率有赖于传动结构和本身的材料。就当今而言,一辆自行车最主要的材料是传动系统和车架两部分,传动基本都是标准的套件,车架的材料就很多了,传统钢架,现代的铝架和钛架,以及最先进的碳纤维车架。

作为时代的表征和技术的代表,那么无疑是碳架,由于碳纤维车架的轻量使车子可以做得更轻,也就是人做同样功,将提高更多的效能,即转换到机械部分的效率更高。我们有理由在材料的选择上往轻量化的方向发展。

第二,作为自行车文化方面的特征,材料可能仅仅是一方面,很多自行车的收藏和使用者会偏爱传统钢架,并且在相当长的时期,钢架统治着自行车车架的天下。在相对长时间的岁月里,诞生了各种不同的车种,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出行文化,甚至影响了今天的自行车审美。

自行车是人和物不断交融和影响的结果,乃至,形成了今天的自行车文化。未来,我们更有理由期待,随着材料技术的进步,我们获得更多出行的乐趣和便利。高庶三在做的事很有可能带动一个时代的自行车文化发展。

叶可央

西岸集团规划管理部部长,西岸传媒港副总经理

/wp-content/uploads/community/2016/09/750x750_7959b40b33c79719a659226c4b26bb0a.jpg

关于自行车,我有三个印象很深的场景。一是,在大学的报到日之前,我去武东校区,那天下很大的雨,有男生骑车在雨里从身边冲过去,那时我还不会骑车,雨中骑车的男生特别符合我对大学生活的憧憬,无拘无束,特别有活力。

二是,我自己会骑车以后,每次骑车从四平路校区的和平路经过,旁边有河,头顶被梧桐树阴遮挡着,那个时刻的心情,就觉得特别自由,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会变好的。

还有是大概十多年前,去哥本哈根,冬天,非常冷,那里的女生穿着短裙骑在可能有28寸大小的车上──在上海很多人都以车代步上下班了──这场景重新提醒了我自行车和生活的关系,它是可以一直被使用的。

工作以后做设计管理,自行车始终是我关注的点。徐汇滨江贯穿南北9.4公里规划四根动线:江边的亲水平台是步行速度,沿江自行车道是自行车速度,龙腾大道是开车经过的速度,此外还预留了有轨电车的部分。这四种速度是欣赏黄浦江不同的方式。速度是我们可以改变的,能不能慢下来,看看路的两边。

未来,自行车的确不会是出行方式主力,只是若干方式里的一种,但希望可以创造条件使它成系统。

/wp-content/uploads/community/2016/09/750x750_1933307c78fbad75d4569f4470401eac.jpg

WKUP相关信息

网店:tb.wkup.bike(或淘宝搜索wkup 单车)

微信公众号:WKUP-bike

/wp-content/uploads/community/2016/09/750x750_65fc46690e7e5fab57da1146919bd54e.jpg

米salon

米salon是一个创新、开放、年轻的设计师交流聚会平台。在持续了两年之后,2015年12月开始沙龙采用每期邀请一位主讲嘉宾,阐述一个特定主题,有十位左右具有相异专业背景的嘉宾进行现场讨论的形式,双月一次在半层书店定期举行。米凹工作室进行微博预告,并在微信平台发布后续内容。由此实现从探讨建筑本身向更宽泛空间探索的可能。

本期嘉宾

主讲:高庶三

建筑师、规划师、WKUP单车创始人

丁博     艺术家、咨询师、译者

魏远云 单芒联合创始人

潘梅     德国gmp建筑事务所高级建筑师、项目经理

张宁     规划博士、德国珮帕施城市发展咨询中国区负责人

马得     当代艺术家

叶可央 西岸集团规划管理部部长,西岸传媒港副总经理